最後更新日期: 2023-01-18

小孩咬指甲該怎麼辦?2歲以前咬指甲多半是口腔期影響,但如果超過2歲就要留意是否心理有需求未滿足?這篇提供三種方法讓寶寶可以戒掉咬指甲的習慣!


2歲以前小孩咬指甲、咬手是口腔期表現

其實在媽媽懷孕第29週,寶寶就已經會吸吮手指了,這是一種安撫的表現,而到了0~2歲時,正值孩子口腔期發育,寶寶會有吸吮的需求,所以家長經常可以看到寶寶將手放入嘴裡,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。

家長可能看到寶寶吃手、咬指甲,就對寶寶大聲嚷嚷,甚至是出手體罰,但這其實都會造成造成孩子的陰影,畢竟這是與生俱來的發展指標,所以若未滿足口慾,可能會造成日後孤僻、焦慮、沒自信等問題。

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歲後,還是經常將手指放口中,或是啃咬指甲時,家長就要特別留意了,因為咬指甲不僅社會觀感不佳,更重要的是這反映出孩子心理的需求。

小孩咬指甲是焦慮、無聊的表現

咬指甲原因 1. 焦慮

或許會有家長很納悶,年紀小小的孩子哪來的焦慮?但幼兒不像大人一樣,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,所以日常的一件小事,在幼兒心理有可能是一件大事。

比如:正在訓練孩子戒尿布,但孩子還是不小心尿床了,換來的是家長的一陣挨罵,讓孩子心理更加放大焦慮、不安的感受,但因為年紀還小,無法訴說心事,也不知道如何排解,進而反映在動作上,像是:咬手、咬指甲等。

焦慮而咬指甲的孩子,通常是尋求自我安慰,因為這是在媽媽肚子裡安撫自己的方法,所以自然會感到安全感,但久而久之,這個習慣就會根深蒂固,甚至衍發更多的問題。

咬指甲原因 2. 無聊

有些寶寶則不是因為心理需求,而是日常覺得無聊,而咬咬指甲消遣,該怎麼判斷孩子是無聊而咬指甲呢?只要孩子咬指甲時,眼神無神、面無表情這可能就是出至於無聊。

如果寶寶是因為無聊咬指甲,那可以多增加一些日常的活動,消耗寶寶的體力,進而減少咬指甲的頻率。

小孩咬指甲置之不理,長大恐抽菸

研究發現小時候有咬指甲習慣,通常是因為口腔期不滿足得關係,因為口腔期中「咬」的需求不足,所以成年後有可能轉移為抽菸、嚼口香糖等行為。

咬指甲若出現這現象,當心強迫症

若孩子有咬指甲的症狀,不一定就是強迫症,真正的兒童強迫症必須要觀察四個特點,像是:咬甲的嚴重程度、咬甲行為頻率、對生活的影響態度,甚至是指甲已經咬到出現傷口,卻還是無法停止咬甲行為,家長需多加留意,可能是病態的反應,因為患有強迫症的孩子會不斷的重複特定行為。

3招讓幼兒停止咬指甲

1. 接納孩子的情緒

如果是因為焦慮、不安而咬指甲的孩子,建議家長可以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,平常也多花些時間陪伴他,及時接收到他們心理的需求,減緩他焦慮不安的感受。

要如何與孩子溝通呢?家長可以積極的回應,比如孩子可能在分享幼稚園的點滴,家長可以說:「哇!原來是這樣呀」、「是唷!那你怎麼做?」等等的語氣,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真的有在認真聆聽。

另外溝通的過程中,也可以多一些眼神交流,顯現出你真的很認真在聽他講話的樣子,日後有什麼事情他也會樂於與你分享!

2. 轉移注意力

如果是因為無聊打發時間而咬指甲的孩子,家長可以嘗試第二招,平時多設計一些小遊戲,像是:帶動唱、跳舞等活動量大一點的項目,既可以讓孩子轉移注意力,也可以促進身體的發展,讓他慢慢戒掉咬指甲的習慣。

3. 正增強鼓勵法

想要戒除孩子咬指甲的習慣,也可以設定一個簡單的目標,與孩子打勾勾,比如:只要三天沒咬指甲,就可以吃一個布丁,再循序漸進,變成五天、十天等,也要增加給孩子鼓勵的強度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慢慢改掉咬指甲的習慣,透過正增強的方式,不會有責罵,也能順利戒除咬甲。

怒罵孩子咬指甲,恐怕是惡性循環

有許多家長看到孩子咬指甲,不分青紅皂白就開罵,雖然咬指甲讓社會觀感不好,再加上家長可能也會擔心咬甲會影響孩子牙口的發育,但怒罵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,因為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、緊張,導致下次咬甲行為不斷的循環。

所以建議家長,如果孩子有咬甲的困擾,建議家長可以用提醒的方式,當孩子無意間又再咬手指時,告訴他:「這樣不可以唷,會把細菌吃到肚子裡」,讓孩子知道這是對身體不好的就可以囉!


參考資料:

  1. 口腔期未滿足成隱憂?5招幫孩子真正戒「咬」
  2. 解讀寶寶吸手、咬指甲的原因,別急著糾正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