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1-12-07

乳房護理&乳腺炎預防

孕期產後必知!
乳房護理&乳腺炎預防

母乳是寶寶最棒的營養來源,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聰明媽咪,即便產後再累再辛苦,都願意竭盡所能給寶寶最營養的呵護。媽咪在孕期產後該如何護理乳房?想輕鬆哺餵寶寶有沒有小撇步?惱人的乳腺炎要怎麼預防?我們請到了專家,來為您細心的一一解答。


無論妳正欣喜迎接新生命到來,抑或已經開始為哺餵母乳奮鬥,想給予寶寶最完整最好的營養,妳,已經準備好了嗎?

孕期產後的乳房基礎護理

懷孕後期的初乳分泌
隨著預產期一天天逼近,孕媽咪的乳房也開始盡責的分泌乳汁,為迎接寶寶的到來做好準備。從懷孕中後期到產後2天,由於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乳腺製造奶水,所以有些準媽咪已開始泌出少量淡黃或淡青色、帶有透明感的乳汁,只要不是過份異常的乳汁分泌現象,都無須過度擔心,亦不用特別處理。

孕期乳房照護

  1. 分泌初乳對孕媽咪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,倘若有乳汁泌出,孕媽咪僅需使用衛生紙輕輕拭去,若擔心沾濕內衣,亦可使用溢乳墊吸收滲出的乳汁。
  2. 乳暈上一點一點突出的顆粒,是負責分泌油脂以維持乳頭皮膚柔軟的「蒙哥馬利腺體」,使用清潔用品反而可能將有保護功能的油脂洗去,所以洗澡時只要用溫熱的清水輕輕擦洗乳房即可。
  3. 慎選材質吸汗舒適、罩杯大小合適、無鋼圈不壓迫胸部的內衣。
  4. 若過度刺激乳房反而可能造成子宮收縮,甚至引發早產,所以孕媽咪切忌過度清潔乳房喔!

相信可以給寶寶最棒的呵護
媽咪產後過多久乳汁才會「來」?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資深護理師簡心穎護理師表示,有的媽咪只需1、2天就可以順利哺餵寶寶,但也有的媽咪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,會因個人狀況而有差異。但建議每位媽咪,產後要及早進行母嬰肌膚接觸,且儘早頻繁的讓寶寶吸吮、熟悉媽咪的乳房,建立親子間的信任與親密感。
你一定也曾經聽過許多媽咪的經驗分享──每當接觸或看到嬰兒、聽到嬰兒哭聲等等,即便未將寶寶擁在懷中,也會像觸動了開關自動分泌乳汁!這是因為媽媽的想法與感受對催產素反射扮演著關鍵的角色,因此,正面心態有助媽咪順利泌乳,舉例來說,媽咪將心力投注在寶寶身上、覺得自己很喜歡嬰兒,或是一直想著嬰兒有多麼可愛,並且相信自己的奶水是幫助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等等,都有助成功順利哺餵母乳。反之,如果心中一直持續有不好的感覺,如:疼痛、擔憂或懷疑自己的奶水不夠,都可能抑制反射使奶水停止流出。因此,母親需要長時間與寶寶相處,才能夠端詳、撫摸以及回應孩子,有助身體為哺餵母乳做好準備。

寶寶正確的吸吮姿勢
假如嬰兒以錯誤的姿勢含住乳房,亦即是「吸乳頭」,容易造成媽咪乳頭拉扯疼痛、破皮不適,建議用妳的食指將寶寶下巴往下拉,好讓寶寶更大口地含住乳房(寶寶的口含住大部份乳暈,而非只含到乳頭),姿勢改善通常疼痛會慢慢消失。
正確的吸吮姿勢也可以幫助寶寶獲取足夠的營養,通常在吸奶的過程中,一開始可能1秒鐘2~3次的快速吸吮,但是真的吸到奶水後,吸吮動作會放慢到約1秒鐘1次,所以如果寶寶持續快速吸吮,表示沒有真正吸到奶水。當寶寶真的吃飽後會自動鬆口放開乳房,如果媽媽本來有脹奶感,在餵完奶後會覺得乳房較軟。

乳頭破皮的傷口護理
當乳頭疼痛或破皮皸裂時,首先要確定餵奶姿勢及寶寶含乳姿勢是否正確,通常只要寶寶含的好,媽媽也比較不會感覺疼痛,可以正常的持續餵奶。但如果乳頭破皮了,建議試著由比較不痛那一側開始餵奶,也可以更換餵奶的姿勢,讓寶寶含住乳房部不一樣的部位也比較不會痛。在餵奶後可以掀開胸罩,讓乳頭維持通風、減少摩擦,並且塗抹一些擠出來的奶水在乳頭上,可促進傷口的瘉合。

如何輕鬆哺餵寶寶

母乳對寶寶的健康益處

近幾年新手媽咪們越來越有健康概念,知道哺餵母乳為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會帶來許多益處,親子感情也會在無形中因此更加緊密呢!

哺餵母乳對寶寶的好處 哺餵母乳對媽媽的好處
1.營養均衡又充足,富含生長因子及生長激素。
2.易消化、易吸收。
3.減少中耳炎發生率。
4.降低腸胃道感染率。
5.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罹患率。
6.幫助口腔面、顎肌肉發展。
7.減少蛀牙及口腔變形。
8.可能增進語言發展。
1.促進產後子宮收縮。
2.降低乳癌罹患率。
3.罹患特定型式卵巢癌比例較低。
4.降低日後骨質疏鬆機率。
5.促進代謝,幫助恢復產前體重。
6.抑制排卵,避免快速再度懷孕。

不同時期乳汁的營養價值
很特別的,母乳的內容與成份等營養價值會變動,但不變的是,媽媽不同階段的乳汁,都是符合寶寶當下身體需求的最佳食物喔!

  1. 初乳:分娩後5天內分泌的乳汁,是體積小、能量高的奶水,最適合新生兒的營養需求。
  2. 過渡乳:分娩後5~10天分泌的乳汁,在這段過渡期間,母乳的顏色、質地持續改變,乳汁的脂肪、蛋白質增多。
  3. 成熟乳:分娩後10~14天後分泌的乳汁,呈現淡淡的米黃色,富含蛋白質、乳糖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成份。
  4. 前乳&後乳:最先吸入的乳汁叫「前乳」,後吸入的乳汁叫「後乳」。前乳與後乳並沒有清楚的分界,前乳富含蛋白質、乳糖及一些其他營養素,含水份也多,寶寶可藉此補充水份,至於後乳富含脂肪,故熱量也較前乳更高一些。哺餵母乳時,必須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吸吮,不該倉促停止餵食,如此一來才能確保嬰兒攝取到足夠的後乳及熱量,每次哺餵要讓寶寶能喝到前乳及後乳,才算是完整的一餐。

哺乳時該怎麼抱寶寶
哺乳時該怎麼抱寶寶

抱寶寶的姿勢有坐姿(搖籃式)、 鈄倚、側躺、橄欖球式,新手媽咪可以多嘗試看看,只要媽媽舒適、寶寶又可以吃得到奶,就是最好的抱姿。
媽媽讓寶寶先吸吮一側乳房直到他自行放開、或是飽足的在乳房上睡著,但如果寶寶還想吃,就讓他再吸吮另外一側,下一次餵食時,媽媽應以同樣方法從另一側乳房開始,如果期間媽媽覺得另一側乳房脹奶,只要擠出一些乳汁,讓自己覺得舒適些即可,不必拘泥於該擠出多少量,或是將乳房排空。

哺乳期媽媽的飲食禁忌
一般建議哺乳期間的媽媽維持平常的進食型態即可(包括進食種類、份量及次數),不要為了恢復身材而刻意節食,亦不要吃大量的特定食物(如:把牛奶當開水喝),大部分的寶寶不會因為媽媽吃的食物而出現不適,但若媽媽注意到寶寶有明顯的反應,就需回頭檢視近期的飲食內容,避免食用不合適的食物。

菸酒止步,不攝取過多脂肪
哺乳媽媽應停止抽煙或者拒絕二手菸的危害,避免飲用酒類的飲料,另外,應減少動物性脂肪及高脂奶製品的攝取,避免食用受重金屬汙染(含高量汞等)或多氯聯苯(PCB)的魚,如劍魚、鯊魚、鮪魚等,尤其是肉食性魚類。媽媽有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,才可以提供更優質的營養幫助寶寶成長。

退奶食物停看聽
退奶食物吃了之後會抑制乳汁分泌,較常聽媽媽們分享的退奶食物有麥芽水、麥茶、人參、韭菜、韭黃等,如果想要持續哺餵母乳,最好避免食用上列食材。

哺乳前要清潔乳頭嗎?
有的媽咪擔心寶寶會將細菌吃下肚,所以在親餵前總是會使用肥皂清潔,但這麼做會洗掉乳頭及乳暈皮膚上原有的滋潤油脂,讓乳頭肌膚變得乾燥、容易受傷皸裂,所以只要沐浴或擦澡即可,不需特別做乳房清潔。

泌乳不順利該怎麼辦

促進泌乳飲食重點

  1. 產後的媽咪每天至少補充1000~1500 ml的水份,並在每次餵奶前,先喝一杯水或果汁。
  2. 多吃新鮮、營養成分不同的天然食物,如水果、肉、蛋、奶、魚和堅果等。
  3. 雞湯,魚湯、豬腳花生湯等有促進母乳分泌的作用。
  4.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泌乳食物的促進效果也不一樣,只要確定寶寶含乳姿勢正確,寶寶想吃就餵奶,媽媽的奶水就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。

促進泌乳按摩妙方

  1. 自行按摩乳房:用手指前端或是梳子輕柔地撫摸乳房,或是以拳頭朝乳頭方向輕柔滾壓。
  2. 請人幫忙按摩背部:播放媽媽喜愛的音樂,請媽媽穿著寬鬆的衣物(或是不穿衣服),坐著身體往前傾,將手臂彎曲擱在身前的桌上、頭趴在手臂上,此時乳房輕鬆舒適的自然下垂。請1個人手掌握起、大拇指朝前,以大拇指用力呈小環狀、由上往下按摩媽媽的脊椎兩邊,範圍由頸部到肩胛骨,約2到3分鐘。
  3. 當乳房又脹又硬疼痛不已:在症狀發生24小時內,可以試著用生馬鈴薯切片或高麗菜葉冷敷乳房,對鎮痛及減少感染引起的紅腫頗有效用、能迅速解除症狀,常不需後續治療。

腫脹又疼痛,乳腺炎真難受

乳腺炎常見症狀
乳腺炎發生的常見原因有:
(1)奶水滯積以致組織受創或細菌增生。
(2)奶頭皸裂、乳腺管阻塞未處理,使嬰兒無法有效的含乳、吸奶。
(3)由於餵瓶奶,拉長了餵母奶的間隔,若能妥善處理並非一定要開刀治療。
當媽咪的乳汁持續蓄積於乳腺中未排除,就可能造成乳房組織發炎,臨床上稱為非感染性乳腺炎(阻塞性乳腺炎),若乳房被細菌感染,則稱為感染性乳腺炎。乳腺炎的明顯症狀除了局部有非常疼痛的硬塊、皮膚發紅外,媽媽還會有發燒、肌肉痠痛、乏力、發冷及疲憊的感覺。

剩餘乳汁排空,避免乳腺炎發生
寶寶吃飽後將乳房內剩餘乳汁排空,因為減少乳汁蓄積的機會,所以的確可以降低乳腺炎的發生率。至於有些媽咪分享藉由補充卵磷脂預防乳腺管阻塞的經驗,這是因為卵磷脂能增加非飽和脂肪酸在母奶中的比例、降低母奶濃稠度,安全、不貴、對某些個案有效。
即使乳腺真的發炎了,媽咪仍然可以持續餵母乳,並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會。如果媽咪不想餵發炎的一側,也一定要忍痛將奶水擠出才能改善症狀。建議不妨試著從沒有感染的一側開始餵食,等奶水開始流出再換到阻塞或感染那一側,奶水較容易被吸出來,時常變換餵食的姿勢,也有助吸出乳房不同部份的奶水。

乳腺炎如何治療
罹患乳腺炎的母親應完全休息,乳房以冷熱敷交替、環形輕輕按摩乳房、持續至少每兩小時哺乳(擠奶),但若24小時症狀沒有緩解,建議可到婦產科或選擇一位對哺乳友善的乳房外科醫師就診。

母乳也有保存期限!
乳汁分泌旺盛的媽媽,擠出來的奶水可放於25度以下的室溫中6至8小時,放於冰箱冷藏室(0~4度)可保存5至8天,若冷凍庫則可存放3至4個月。簡心穎護理師提醒,最好不要將母乳放在冰箱門邊,應該儘量冰存在冰箱的內部,比較不會因為關開門而影響溫度導致變質。

簡心穎
學歷: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所 研究生
經歷: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房副護理長/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後病房護理師/臺北醫學大學護理系臨床指導員
現任: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資深護理師/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會員/國際認證嬰幼兒按摩專業講師

編輯整理/陳安琪
諮詢/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資深護理師簡心穎
模特兒/俏麗媽咪彥驊
攝影/檸檬巷館
參考資料來源/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、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

*更多內容請參考:【媽咪寶貝】No.145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